距離上次“天宮課堂”開講3個多月后,3月23日下午,中國“太空教師”翟志剛、王亞平、葉光富再次在中國空間站“天宮”給地面學生授課,分別演示了太空“冰雪”實驗、液橋演示實驗、水油分離實驗、太空拋物實驗,介紹了空間科學設施,展示了空間站里是如何開展科學研究的。據介紹,后續“天宮課堂”還將持續開展太空授課活動。
“天宮課堂”之所以備受歡迎,首先因為它可以利用得天獨厚的太空環境,更加直觀、可信且有趣地向同學們講解科學知識。從上節課中美麗的藍色星球、炫酷的太空轉身、翻騰的氣泡現象,到這堂課上結晶的白色“冰球”、奇妙的水油相融、板間的液橋現象;一個個不同尋常的實驗,讓青少年不斷地感知天地間的差異,三位太空老師聲情并茂的講解,激發著孩子們探索宇宙奧秘的創造力。
好奇心如同通往科學大門的金鑰匙,興趣往往是學習蕞好的老師??臻g站作為國家太空實驗室,也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;在這里上演的一堂堂別開生面的科普課,能夠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,在他們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,培養興趣,開闊他們對于載人航天文化的知識面,引導他們擁有更廣闊、更高遠的理想。從這個角度說,“天宮課堂”很可能就是培養未來航天員和科學家的起點;“天宮課堂”不僅加深了青少年對航天事業重要性的認識,也體現了國家對青少年科學教育的重視。更值得點贊的是,展示太空知識的生動課堂,也是展示航天精神的極佳平臺。在一次次天地互動的同時,三位太空老師也把中國航天人奮發圖強、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呈現在孩子們眼前。
坐在集體課堂或是家里,就能得到蕞高課堂對于太空知識的高清全景教育,這是今天的孩子們才能擁有的幸福體驗,也是我國航天事業蒸蒸日上的寫照。作為主講老師的王亞平,不是第 一次登上這個高高的講臺。8年前,她就作為中 國 首 位“太空教師”,在太空給地面學生講課;8年后,她又與同在中國空間站執行任務的翟志剛、葉光富共同為中小學生太空授課。很多網友把兩次授課的照片放在一起對比,覺得太空教室更加寬敞大氣了,授課內容更加豐富有趣了,直播畫面也更加清晰流暢了。為一些網友津津樂道的課堂變化,正是祖國航天事業日新月異的生動側影。
孩子們坐在教室就能“欲窮千里目”,航天事業仍要“更上一層樓”。我國航天事業有今日之成就,離不開幾代人的不懈努力;傳承奮勇爭先的航天精神,離不開一代代青少年接班人。第二節“天宮課堂”圓滿結束,形式多樣的航天科普教育還將繼續開展,接續孩子們五彩斑斕的夢。
------摘抄至《新華網》